在香港,牛皮癬不分男女、各社會階層都有。牛皮癬的成因未明,可能是由於身體內之自身免疫系統出現問題,引致皮膚細胞不斷地增生、加厚及剝落。除了遺傳因素外,其他環境因素可誘發牛皮癬,如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藥物反應、天氣、情緒的影響等。大部分病人通常青春期後才發病,亦有患者在初生或老年時期發病,但以20歲到40歲這時期發病最為常見。因為在中年前發病,皮膚上明顯的病徵往往使得患者在求學、交友過程中受到很大的挫折。牛皮癬患者皮膚會出現紅色斑塊,界限明顯,表面粗糙而且覆蓋了一層層銀白色的鱗屑,所以又名銀屑病,最容易發病的位置是頭皮、手肘、膝蓋、胸腹及背部。嚴重時可長滿全身,如:手掌、腳掌、皮膚加厚爆裂或出膿胞、頭皮發炎、指甲凹陷、離甲,關節(尤其是小關節如指節),可能會受影響引致紅腫甚至變形。
資料提供 - 都市日報
2008年2月11日 星期一
2008年2月8日 星期五
中年工作壓力大易患冠心病(天茶有助冠心病, 詳情請瀏覽天茶資料)
工作壓力大會引致增加患上冠心病的風險。有專科醫生發現近年有不少年輕、且未有出現明顯冠心病病徵,如胸痛、氣促、出汗、心絞痛等的中年人士,在進行一般性的身體檢查時,才發現患上冠心病,部分人的血管更已有80%的阻塞,大大增加猝死的風險。
其中一名37歲的患者,於過去的身體檢查中,一直也沒有發現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冠心病的危險因素,膽固醇亦屬正常水平,沒有吸煙習慣,亦無家族史及遺傳高危因素,只是體重指標BMI(26.4)較正常情況BMI 23輕微高 。由於患者並無明顯的冠心病病徵,醫生估計與其生活緊張、工作壓力及未有適當休息有關。
另一名年約42歲的患者,亦沒有明顯的冠心病病徵,惟在經過跑步心電圖檢查及電腦掃瞄後,發現其中一條血管已經有80%阻塞,另一條血管則有30%阻塞情況,懷疑同樣由於工作壓力過大而引致。
心臟科專科醫生表示,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由於冠狀動脈狹窄及閉塞而引起。冠狀動脈是一條主要負責輸送氧氣及養分到心臟肌肉的血管,當這條血管因脂肪積聚而收窄和硬化,便會有礙心臟血流,心肌亦因血流減少而造成損害。一般導致冠心病的成因很多,包括年齡增長、遺傳、高血壓、糖尿病、血內膽固醇過高、吸煙、體重過重、缺少運動或生活緊張所致。患者一般在劇烈運動後會產生壓迫性的心絞痛,痛楚感覺可蔓延至手臂、肩膀、頸部和下顎等位置,但一般在休息後情況有好轉。嚴重的患者,病發時心絞痛的程度會加劇,時間也會延長。其他可能出現的病徵包括心律不正、出汗、噁心、暈眩和四肢乏力等,部分心衰竭的患者更可能出現氣促和雙腳水腫的情況。突然做運動增心臟壓力此外。
中年人士由於工作繁忙及壓力大,再加上不良的飲食習慣,較容易誘發心臟病,尤其是當他們突然進行運動時出現冠心病的機會將較一般人高10倍。而有冠心病但沒有出現徵狀的人士,更會大大增加猝死風險。故此,日常公務繁忙的人士應儘量爭取時間休息及運動,以免精神過分緊張。此外,保持適中的體重及在日常飲食習慣中儘量避免進食含過量脂肪、油、鹽或過多糖分的食物也十分重要。要預防冠心病,要恆常運動,運動要有規律且循序漸進;緊記不要做過分劇烈運動,這會對心臟造成負擔;嘗試做一些持久性的運動,例如跑步,游泳,單車等,均對心臟有益。應定期進行有關檢查,如跑步心電圖。過往醫學界一般鼓勵45歲以上的人士才需要定期進行心臟檢查,但隨著心臟病年輕化,高危一族可於35歲開始定期進行心臟檢查。
資料來源 - 都市日報
其中一名37歲的患者,於過去的身體檢查中,一直也沒有發現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冠心病的危險因素,膽固醇亦屬正常水平,沒有吸煙習慣,亦無家族史及遺傳高危因素,只是體重指標BMI(26.4)較正常情況BMI 23輕微高 。由於患者並無明顯的冠心病病徵,醫生估計與其生活緊張、工作壓力及未有適當休息有關。
另一名年約42歲的患者,亦沒有明顯的冠心病病徵,惟在經過跑步心電圖檢查及電腦掃瞄後,發現其中一條血管已經有80%阻塞,另一條血管則有30%阻塞情況,懷疑同樣由於工作壓力過大而引致。
心臟科專科醫生表示,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由於冠狀動脈狹窄及閉塞而引起。冠狀動脈是一條主要負責輸送氧氣及養分到心臟肌肉的血管,當這條血管因脂肪積聚而收窄和硬化,便會有礙心臟血流,心肌亦因血流減少而造成損害。一般導致冠心病的成因很多,包括年齡增長、遺傳、高血壓、糖尿病、血內膽固醇過高、吸煙、體重過重、缺少運動或生活緊張所致。患者一般在劇烈運動後會產生壓迫性的心絞痛,痛楚感覺可蔓延至手臂、肩膀、頸部和下顎等位置,但一般在休息後情況有好轉。嚴重的患者,病發時心絞痛的程度會加劇,時間也會延長。其他可能出現的病徵包括心律不正、出汗、噁心、暈眩和四肢乏力等,部分心衰竭的患者更可能出現氣促和雙腳水腫的情況。突然做運動增心臟壓力此外。
中年人士由於工作繁忙及壓力大,再加上不良的飲食習慣,較容易誘發心臟病,尤其是當他們突然進行運動時出現冠心病的機會將較一般人高10倍。而有冠心病但沒有出現徵狀的人士,更會大大增加猝死風險。故此,日常公務繁忙的人士應儘量爭取時間休息及運動,以免精神過分緊張。此外,保持適中的體重及在日常飲食習慣中儘量避免進食含過量脂肪、油、鹽或過多糖分的食物也十分重要。要預防冠心病,要恆常運動,運動要有規律且循序漸進;緊記不要做過分劇烈運動,這會對心臟造成負擔;嘗試做一些持久性的運動,例如跑步,游泳,單車等,均對心臟有益。應定期進行有關檢查,如跑步心電圖。過往醫學界一般鼓勵45歲以上的人士才需要定期進行心臟檢查,但隨著心臟病年輕化,高危一族可於35歲開始定期進行心臟檢查。
資料來源 - 都市日報
2008年1月13日 星期日
能采蔬果丸的好處
能采蔬果丸配方基礎為綠茶、葡萄籽、藍莓、西蘭花、番茄–總共超過30種抗氧化營養素。這種組成形成抗氧化保護的強力結合 。
綠荼
綠荼可以預防癌症和減重。許多人類研究顯示標準化綠茶精華可以降低羅患特定癌症的風險,包括乳癌、卵巢癌和胃癌。這些研究顯示多酚類和兒荼素為產生此效應的主要因素。綠荼的減重效應以生熱效應概念為中心–增加新陳代謝率,讓卡路里能夠更快速燃燒並更快速消耗人體內脂肪。
綠荼
綠荼可以預防癌症和減重。許多人類研究顯示標準化綠茶精華可以降低羅患特定癌症的風險,包括乳癌、卵巢癌和胃癌。這些研究顯示多酚類和兒荼素為產生此效應的主要因素。綠荼的減重效應以生熱效應概念為中心–增加新陳代謝率,讓卡路里能夠更快速燃燒並更快速消耗人體內脂肪。
日本曾向約5萬名40至69歲男性進行10年跟蹤調查,發現平均每天喝5杯綠茶以上的男性,患進行性前列腺癌的機會只達喝綠茶不足1杯的男性52%。
葡萄籽精華
葡萄籽能夠保護人體動脈和靜脈免受自由基傷害的抗氧化能力。自由基攻擊動脈管壁時,會傷害動脈平滑內層。這種對動脈的傷害是心臟病的開始,膽固醇和其他脂肪沉積物(脂肪斑)會積聚在動脈管壁,最後會阻斷血液流送至心臟。數個研究顯示,定期使用標準化葡萄籽精華,補充花青素可以提供動脈管壁保護,因此可以增進心臟血管健康。在世界上的發達國家中,心臟病仍然造成死亡的首要疾病。只要我們能夠保持健康的心臟血管系統,就能夠擁有良好的健康。
藍莓
藍莓含有高抗氧化成份以及增進腦部和記憶功能的能力。至於抗氧化成份,藍莓為所有蔬果之冠。研究顯示食用藍莓可以增加血液中的抗氧化物質含量。藍莓的增進腦部和記憶功能力也受到廣泛研究。雖然許多研究是以老鼠來進行,不過也有一些人體研究。一項以老鼠為對象的研究顯示連續八週餵食藍莓精華補充飼料可以大幅改善平衡和協調功能問題以及動物的短期記憶。
番茄和西蘭花
芬蘭有研究顯示,每日食用30毫克的蕃茄,足以有助心臟健康。因為蕃茄中的茄紅素是人體最常見也是最有力的類胡蘿蔔素抗氧劑之一。
葡萄籽精華
葡萄籽能夠保護人體動脈和靜脈免受自由基傷害的抗氧化能力。自由基攻擊動脈管壁時,會傷害動脈平滑內層。這種對動脈的傷害是心臟病的開始,膽固醇和其他脂肪沉積物(脂肪斑)會積聚在動脈管壁,最後會阻斷血液流送至心臟。數個研究顯示,定期使用標準化葡萄籽精華,補充花青素可以提供動脈管壁保護,因此可以增進心臟血管健康。在世界上的發達國家中,心臟病仍然造成死亡的首要疾病。只要我們能夠保持健康的心臟血管系統,就能夠擁有良好的健康。
藍莓
藍莓含有高抗氧化成份以及增進腦部和記憶功能的能力。至於抗氧化成份,藍莓為所有蔬果之冠。研究顯示食用藍莓可以增加血液中的抗氧化物質含量。藍莓的增進腦部和記憶功能力也受到廣泛研究。雖然許多研究是以老鼠來進行,不過也有一些人體研究。一項以老鼠為對象的研究顯示連續八週餵食藍莓精華補充飼料可以大幅改善平衡和協調功能問題以及動物的短期記憶。
番茄和西蘭花
芬蘭有研究顯示,每日食用30毫克的蕃茄,足以有助心臟健康。因為蕃茄中的茄紅素是人體最常見也是最有力的類胡蘿蔔素抗氧劑之一。
加上番茄和西蘭花一向被視為抗癌食物,一項研究發現,若同時將這兩種蔬果混合食用,抗癌效力遠比分開進食它們大,在對抗男性前列腺癌上,效果甚至比正在研發中的專用抗癌藥物更顯著。
番茄的番茄紅素和西蘭花的芥子油苷已證實有抗癌功效,番茄更證實有助抗前列腺癌,有研究發現,若把兩者混合起來進食,兩者的化學成分似乎會出現「良性互動」,可令它們的「抗癌潛能」發揮到最大,帶出更大的療效。
訂閱:
意見 (Atom)